• 首页
  • 关于我们
  • 员工分享
  • 信息公告
  • 党建专栏
  • 担保产品
  • 资讯中心
  • 公司网站群

    天妒英才
    发布时间:2018-08-24 浏览量:1331 作者:本站 点赞数量:0

     

                                                                                                                ——记成飞高工顾中灼

    我的大伯顾中灼,1939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祖籍吴县(今苏州吴中区)。大伯从小就对机械、科技方面的知识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对飞机十分着迷!听我父亲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从初中开始,大伯就自己动手做各类飞机模型。如滑翔机、战斗机、安2型飞机等等。家中有限的房屋空间里,挂满了他做的各型飞机模型。他经常带着几个弟妹到郊外空旷处,放飞由橡皮筋作为动力的滑翔机。他的高中同学现在还能回忆起他在学校课余时间,总爱手绘各类飞机图案的情景。极强的动手能力为他以后在工艺研究方面做出的功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7年,顾中灼从名列全国中学前茅的成都七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制造专业。实现了他迈向理想---飞机设计师的重要的第一步。五年的大学生活,除了轻松地完成学业外,他对京剧和摄影也“走火入魔”。他参加了大学文工团的京剧队,还想方设法找来相机学习摄影技术。

    1962年大学毕业后,大伯如愿分配到成都132厂(即成飞集团),直至1999年退休,共37年。他把一生的聪明才智都无怨无悔地贡献给了中国。了解中国军机发展的人士都知道,曾经在较长时期内,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是歼7。作为长期从事特种工艺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大伯为歼7的研制与生产做出了特殊贡献。他的发明专利之一“钛合金铆钉的制造和铆接技术”,就应用在歼7战机上。退休后,成飞公司和贵州的有关单位还多次请他去研究和解决相关技术问题。他的《微机用于歼7III型飞机全机静力试验的位移检测》课题在III型的定型中荣立二等功。他的另一项重要专利“冷滚R机”对完成“飞机发动机水平安装数显仪”的研制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航空航天部授予的二等奖、三等奖。顾中灼先生对祖国怀着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特种工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他常常说:“科技落后,民族不振兴,就只有被动挨打!”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他对我父亲说:“《甲午海战》我是不会看的,看了心里太难受!”这里,是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

    同样是在那个年代,单位初定让他赴英国考察罗尔斯-罗伊斯飞机公司。这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大的军用民用喷气式发动机生产者。他说:“哪怕去他们的车间走一圈,都会有收获的。”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他有表姐定居在美国,尽管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二十多年中无任何联系,他仍然因此“海外关系”被取消了多次出国考察的机会。这成了他终生的遗憾!他把这一切默默地埋在心里,当年连对亲友都未曾吐露半点。依然矢志不渝地投入到科研之中,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是高级工程师顾中灼一贯的作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级领导要他牵头进行一项与光学有关的科研课题。他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并一再提出该项目不切合实际,除了浪费国家钱财之外,不可能有任何结果。但由于官僚主义、好大喜功,某领导坚持要上这个项目。顾中灼二话不说,直接递交辞呈,辞去特种工艺研究室副主任职务后,拂袖而去。那位领导无奈之下,另找一人继续上马。可悲的是:堆积了一大堆废物,结局以失败告终。

        嫉恶如仇,是我大伯的显著特点。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他乘坐13路公交车去单位上班(就是这条线路,30多年来,他每天往返于工厂和家庭。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车上大多是飞机公司熟悉的职工)。途中上来一民警,风纪扣敞开,直接坐到座位上,不买车票,只说到终点站。售票员又不敢问。坐在前排的大伯转过身去,死死地盯住他。汽车继续向前开,大伯就这样一直审视着他。此人开始还极力躲避射来的目光,人们也都看在眼里,心照不宣。最终,这位仁兄忍受不了长时间的逼视,只好提前下车,引来全车人开心的哄堂大笑。我大伯说,恐怕是假货。

        心灵手巧,是单位和亲朋好友对大伯顾中灼共同的评价。他精通无线电、钟表和电视机。据我父亲介绍,在那些年代里,经他修理过的手表、座钟、收音机和电视机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他是街坊邻里远近闻名的一把好手!却从来不收别人一分钱。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大伯表姐从美国回到成都,惊叹他的手艺如此高超。对他说:“中灼,假如你在美国,随便开个修理店,不知道要挣好多钱呢!”

    多才多艺,又是同事和亲友们对他的另一评价。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大伯收藏了几乎所有京剧的经典唱片,常常在休息日或一个人,或请来票友一起欣赏。我父亲曾回忆说,有一次,他专门请来居住在附近的父辈好友、中国著名数学家、川大教授魏时珍先生在家里听京剧唱片《白帝城托孤》。屋子里静静的,只有那凄凉的唱腔婉转绕梁。魏老托着脸庞,任由泪水从指缝中流下。大伯顾中灼感动不已。以后,他常将此事讲给许多票友、特别是学习京剧的年青人听,以此激励他们。在大伯的家里,挂着月琴和京胡。他的京胡拉得出神入化。而为了帮助爱好者能够在京胡的伴奏下学习唱腔,他不辞辛劳,跟随学唱人的快慢起伏而调整节奏。这是一件很累的苦差,但他从来都乐此不疲。在他退休后的十年里,几乎每周三次票友相聚,总是他拉京胡。就在大伯去世前一个小时,他还拉着京胡在成飞公司为京剧爱好者伴奏。

    摄影是大伯的另一大爱好。几十年来,他创作出不少摄影佳作,并影响和带动身边许多人成为了摄影酷爱者。在这些作品中,无不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由衷的神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展现出他高超的摄影技巧和审美情趣。

    大伯非常疼爱我。从小学时的夏令营,到大学时的寝室,他都和父母一道来看我。

    读高中期间,他专门请我吃饭,要我一定努力学习,做一个勤奋爱学的大学生。在他活着的那些年,他从来没有责备我,而总时表扬、鼓励我!在他去世的一年前,他还送给我一台价值3千多元的照相机,希望我多一些爱好,多一些兴趣。

    然而,大伯他,走了。走得那么突然,那么令人不舍!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日下午,他照例从家里坐车去单位。当天虽然已经在城里为票友们伴奏了两埸演唱会,成飞公司的票友下班后还要举行一次聚会。当晚九点聚会刚结束,他已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在去宿舍(他在厂内休息居住之处)的路上,老友劝他去医院看看,因为他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湿热的气温下容易出问题。但他疏忽了,总以为问题不大,仅感冒而已。这致命的疏忽导致他当晚回到宿舍不久,即突发心脏骤停!当晚10点左右,他,静静地倒在床上,永远地离开了大家!离开了今生今世……宿舍里桌上还放着半杯水和感冒药。当家人和同事发现他时,已是第二天上午了。闻讯的人们纷纷拥来,他们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他的老友痛心疾首地用拳头猛击墙壁……那时,还差几个月他才满七十一岁。

    成飞集团成立了治丧领导小组,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送行的那天,长长的车队里,坐满了单位的同事和好友。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阴沉沉的日子,天空里全是浓重的乌云……

    天妒英才!

     

                                                                                                                        担保业务一部-顾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