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员工分享
  • 信息公告
  • 党建专栏
  • 担保产品
  • 资讯中心
  • 公司网站群

    罗马为什么如此久远
    发布时间:2019-04-03 浏览量:1317 作者:本站 点赞数量:0

    去年的一个中午,和爱人带着孩子在一家小书店闲逛。偶然间发现了《罗马人的故事》这部书,这是一部煌煌15册的巨著。看了下作者盐野七生日本人,颇为费解。打开书看了看作者的介绍,盐野七生,写《罗马人的故事》用了15年,为了写这本巨著作者花了30年的时间长住在意大利,为了尽可能了解2000多年前罗马最真实的一面,她尽可能的查阅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文献,并在2000多年前罗马统治的区域都曾出现过她的足迹。我对日本人一向没有好感,然而对作者的这种执着追求精神万分敬佩,叹服盐野女士的毅力和勇气。加之本人对古代西方文明的渊源颇感兴趣,所以对本书产生了兴趣。后来还因买纸质版还是电子版跟爱人争执不下,最后因纸质太厚太重,为了方便随身阅读,还是在亚马逊上买了电子书。买回来后在为数不多的闲暇时间阅读,到目前为止也只读到第三劵。

    我们以往在初、高中历史课本里面涉及的甚至平时生活的兴趣爱好的涉猎的罗马历史,基本以《罗马帝国兴衰史》描述的事件为主线。然而《罗马人的故事》这部书跟我们以往涉及的《罗马帝国兴衰史》有很大的区别,内容涉及更丰富,视野更开阔。首先,相比于很多版本的《罗马帝国兴衰史》在时间范围上本书细述了的罗马的起源到罗马帝国的正式形成,也就是在公园前753年4月21日罗马的建国到公园前27年屋大维称“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期间的重大事件详细的探索和描述、剖析和解读。其次,就像前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所说的一样《罗马帝国兴衰史》更多的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来理解罗马帝国,而盐野七生不同,她以现代史观的方法论来解读罗马,其间涉及国家和民族、君主和公民、宗教与人性、权力与秩序、科学与技术、领导与公关等方面,视野极广,见人所未见。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别的研究者是写自己知道的,而我则是写我想知道的。”

    当然对于本书,每个读者读后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疑惑及思考。我迫切的想知道为什么罗马的持续时间长达2200年之久?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最长的王朝是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不到800年,最繁荣昌盛的汉、唐王朝,也不过三、四百年;位于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帝国,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的灭亡,合计不到700年,公元前三世纪在从横跨亚欧非大陆不可一世的马其顿帝国,也才120年。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罗马的第一代国王罗穆路斯带着3000羊倌和弃男在台伯河附近的七座小山丘建立了罗马,到公园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这长达2206年的罗马,从一个不到几平方公里的城邦,到最鼎盛时期横跨亚欧非大陆,疆域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期间有风雨飘摇的时候,公元前390年的夏天被突入起来的凯尔特人冲杀的七零八乱,也被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翻越经历5个月的时间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打得差点连罗马城都沦陷。也有困惑失落的时候,实施共和政体后的罗马,因贵族和平民的关系无法调和导致国内一片混乱,直到的陆续实施才得以缓和。像作者描述的罗马是“向前走一步退半步”,反过来想罗马难道不是“退半步向前走一步”。为什么他在无数挫折跌倒,每次重新站起来后都比跌倒前强大?结合以上两个问题,个人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

    首先,罗马人的自由开放、兼收并蓄的性格。对罗马人而言,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几乎在所有事情上,他们都不依靠自己亲力亲为,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每个领域都是最优秀的。被罗马同化的伊特鲁里亚人依然在土木事业方面施展他们的才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被委以通商的职责;西西里加入罗马保护圈后,罗马开始全面引进希腊文化。在艺术、哲学和数学领域,罗马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希腊人身上。罗马人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更善于利用他人的长处。随着时代的变化,罗马人的自由开放的性格越来越显现出来。

    其次,罗马人的宽容。在罗马没有哪个指挥官因战败而被处以极刑,罗马对战败的指挥官不会指责,而是再次给予机会。反观周边的其他国家,东面希腊的雅典城邦、斯巴达城邦、马其顿王国、叙利亚王国,北面的高卢人,对战败指挥官的处罚无极不用,不是绞死就是斩首甚至分尸,尤其以南面北非的迦太基为甚,在第三次布匿战争前派往与罗马和谈的30名代表中,除了有几个选择逃亡的,其他回国的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活活被民众砸死。在一般情况下,除非对方严厉抵抗或者不择手段,罗马人对战败方从来没有大肆屠杀,而是把他们拉为同盟国抑或设置为行省。在罗马刚建立前期只有拉丁人,后来打败了萨宾人,把萨宾人纳入罗马享有市民权力。其中罗马王政时期的第二代王努马和第四代王安库斯便是萨宾人。再后来被打败的伊特鲁里亚人也是一样的待遇,了解罗马第五代国王塔克文的经历不难知晓。罗马是个多神教国家,他们把被自己征服民族的神全部当做自己的神来供奉,全部达到30万个。他们赋予被征服者公民权,历届罗马皇帝里有很多被征服者。试想,这在其他帝国,可能吗?

    第三,罗马对国民安全的保障,其次是给予国民尊贵和快乐的生活。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对于道路的修建从未停息过。作为庞大帝国的心脏,而这些四通八达的国家公路,有如血管脉络,把政令和资源高效的传输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罗马的发达基础设施建设给了国民最大的安全保障。对于罗马市民的日常生活,早在罗马第二代国王努马时代,就对罗马市民进行职业分工,让每个人归属于独立的团体。为此出现了木工工会、铁匠工会、染色工工会等,这让人们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豪感。在努马时期的立法改革不是制定全新的法律,而是建立秩序,要让当时喜欢逞强好胜的人懂得做人的礼法。在了解自身力量局限性的同时,让他们懂得要对超越身体权限心存畏惧,以此同时保证每个罗马市民的权利平等。那么事实真的平等吗?对于罗马人来讲,他们很清楚自己问题的所在,罗马市民相信问题会一步一步的解决。在王政统治244年后罗马进入了共和政体,进入共和政体后的罗马一直存在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那就是贵族和平民的对立。公元前367年,罗马划时代的法律《李锡尼法》得以实施,共和政府所有要职向平民开放,以及后面的《霍藤修斯法》和《尤里乌斯公民法》的陆续出台,罗马的内部矛盾才逐步缓解。当然,在罗马的历史进程中有公元前83年马略和苏拉的内战,也有像公元前77年的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我认为这也算是罗马前进脚步中的插曲吧!

    所以我认为,罗马的经久不衰源于它所秉承的价值取向和施政目标,以及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自信和宽容、竞争和开放、人性和权利是罗马人的生命价值和对快乐自由的追求与捍卫。

    以上是本人的浅见,观点或多或少会有偏颇。比如,有人会说罗马最终还是因为内部问题灭亡了,罗马像西庇阿、苏拉、马略、格拉古兄弟等这些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不得善终等等提出各种罗马的缺点。我认为罗马以“退半步向前走一步”的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能维持两千多年,放眼古今中外哪个王朝能与之媲美!至于个人观点是否被认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向罗马人学习那样宽容、开放的性格、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善于学习、利用他人长处的习惯。个人如此,我想作为企业、民族、国家来讲也无非如此吧。最后,我也希望有兴趣的读者去读一读这部书,要是我的这篇感想能对大家有点帮助,也算是我的荣幸了。

     

                                                                                                             担保业务部-王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