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网站群
四月十三日,公司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支部书记张朝阳同志的带领下,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受教育。
在渣滓洞,看到了《红岩》小说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等烈士被关押的牢房。渣滓洞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一楼一底,男牢十六间,女牢两间,共产党员江姐、罗世文、李青林、华子良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七百余人。刑讯室里的刑具已经锈迹斑斑,但烈士的鲜血仍依稀可见。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对两百多人进行集体屠杀和焚烧,仅有15人脱险。
白公馆最为著名的就是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站在地牢门前阴风阵阵,里头黑黢黢伸手不见五指,恐怖之意不由言表,白公馆的刑讯室是由防空洞改建而来,站在铁门前,一股霉菌夹带着冷嗖嗖的寒气扑鼻而来,毛骨悚然是第一感觉,洞体墙壁上丝丝渗出的水滴更加衬托出阴森恐怖,进去参观的游客不多,很多人在门口就喊腿脚打哆嗦。当年“活棺材”的称谓名至实归。
看着一张张令人亢奋的照片,听着讲解员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我们的灵魂震撼了,眼眶止不住的潮湿。青山依旧,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江姐、小萝卜头、许云峰等那些在铁窗岁月里依然威武不屈、乐观向上的革命志士,那些以“沥尽肝胆为中华”、“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崇高胸怀恨饮枪弹,倒在重庆解放前夕的英雄先烈。正是他们,在那段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今天伟大的红岩精神铸就了震撼人心的内涵。
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铁窗黑牢里,他们吃的是霉米饭,睡的是狭窄、潮湿的牢房,经受着种种非人的折磨和惨绝人寰的毒刑。他们仍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理想就是为了争取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为了振兴中华,实现共产主义。
红岩英烈们的伟大人生实践昭示我们: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获得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今天,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我们一定要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武装自己,找到自己准确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上。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勤奋学习,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创造一流业绩。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弘扬正气,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庆幸遇上了今天的好年代,更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日常工作,自觉践行党的方针政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风险管理部--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