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网站群
(通讯员:黄欣)当城市的夜灯照亮,向建州的工位灯仍然亮着。电脑屏幕上,业务数据密密麻麻,他手指悬在键盘上,眼神却穿透屏幕,望向那些用汗水浇灌起来的“数字森林”——这里是四川国经普惠公司为“小微”“三农”服务的主战场,而担保业务二部的项目经理向建州,用三年如一日的坚守,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用行动践行着对公司与客户的承诺。
一、初入普惠,砥砺扬帆逐浪行
2022年,向建州带着对担保行业的憧憬,踏入了四川国经普惠的大门。彼时,公司刚刚经历艰难的转型,担保业务亟待重启。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创新业务模式,研发了批量产品,与省再担保和各大银行机构展开合作。向建州凭借自己在金融行业多年的工作经验,迅速融入团队,从基础的数据登记和台账整理做起,深入了解公司业务。
面对看似琐碎的工作任务,他从未抱怨,反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完成每一项任务。正是这份踏实,让他获得了公司的信任,正式调入担保业务二部,成为批量担保业务的项目经理。从细微处着眼,以坚持为念,向建州始终将“责任”二字刻在心间,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敬业篇章。
二、临危受命,破困局显担当
成为项目经理的前半年,向建州接手了部分农行和建行的批量业务。面对业务的复杂性和高强度,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头扎进了海量数据与繁琐流程中。他深知,每一笔担保业务背后,都是公司客户对未来的期待,是他们为梦想拼搏的勇气与坚持。因此,他将每一个数字都视为信任的重量,每一个流程都当作承诺的兑现。
2024年盛夏,公司响应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国资委的号召,在省国经公司的统一安排下,选派年轻员工前往驻村帮扶,原本负责农行主要批量担保业务的项目经理邹杰也在其中。这意味着农行批量担保业务的重担将全部落在向建州一人身上。业务的繁重、公司的考核、客户的期望、银行的催促……压力如山,但他从未退缩。他选择咬牙坚持,完成了一笔又一笔的批量业务。
顶着炎炎烈日,向建州主动深入偏远地区,走访小微企业和农户,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痛点。他发现,小微企业主在融资过程中面临信息不对称、流程复杂等问题,农户则因缺乏抵押物难以获得足够资金支持,且银行要求繁多,融资战线冗长。针对这些问题,他努力与银行沟通,向领导反馈,灵活调整担保额度、期限和费率,为不同客户量身打造解决方案。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也为公司赢得了更多市场份额。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绘写壮美画卷。经过数月努力,业务量数据翻番,报告和担保函堆满了向建州的办公桌,但他从未抱怨。他常说:“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这些数字,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他将这种信念传递给团队成员,和大家一起在挑战中成长。他还主动承担起新员工的培训工作,耐心分享经验,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三、敬业华章,逐光普惠担保
在2024年度员工表彰大会上,向建州荣获公司年度优秀标兵,获得实干业务能手称号。当主持人念出他的名字时,台下掌声雷动。他站在领奖台上,却湿了眼眶,他说,他脑海里浮现出深夜为小微企业和农户出函的场景。他讲到“在四川国经普惠,优秀的人数不胜数,我只是公司里最平凡的一个。但我坚信,小草虽小,一样能长成辽阔无垠的草原,毕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25年第一季度刚刚落下帷幕,向建州便以20亿元的在保业务量稳居公司项目经理榜首,其个人承担的在保业务量,达到了公司整体业务量的四分之一。他向公司也向自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份成绩,离不开他一年如一日的坚守。当担保业务系统一次又一次弹出“批量业务出函”的提示时,他左手按着因长期伏案而肿胀的颈椎,右手却稳稳敲下确认键。旁边泛黄的便笺纸在机箱散热风中簌簌作响,完成一项任务,便在便笺纸上勾画一笔。签字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打印机出函的簌簌声交织在一起。
向建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逐光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专业为笔,以坚持为墨,书写不平凡的篇章。他的故事,是四川国经普惠公司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也是无数奋斗者的真实写照,他用三年的坚守证明:逐光者必能照亮前路,敬业者终将书写华章!